從小開始的適性教育-「蒙特梭利」是什麼?如何在家也能進行蒙特梭利教育?

隨時代進步,越來越多人注重孩子的幼年時期教育,傳統的教育方針不再是唯一的選擇,新興的蒙氏教育成為許多新時代爸媽的教育方針,本文將詳細介紹「蒙特梭利」這個教育理念的特色介紹,以及最後附上在家也能進行蒙特梭利的方法。

 

蒙特梭利的由來

起初是由瑪麗亞.蒙特梭利(Maria Tecla Artemisia Montessori)在 1900 年初就提倡的教育方法,最核心的想法就是「跟隨孩子」,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主動「教學」,而是從旁「觀察」以及提供所有經過設計的玩具、遊戲。

而在台灣直到 1985 年才經過教育部高教司核准設立了「蒙特梭利基金會」,並持續在島內推廣蒙特梭利的啟蒙式教育。

 

蒙特梭利的特點

依據蒙特梭利基金會公布,蒙特梭利教育法有以下十大特點:

  1. 以兒童為中心:
    將孩童視為和成年人平等的個體,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並打造適合的學習內容。
  2.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:
    根據敏感期設計課程,例如在閱讀敏感期(4.5~5.5歲)時,多讓孩童接觸書籍和文字,達成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
  3. 完全人格的培養:
    針對品格和思想進行教育,而非主流的文學數理能力
  4. 混齡教學:
    讓不同年齡的孩子互相學習模仿,並打造高年級生幫助低年級生的印象,讓未來低年級生成為高年級時也能同樣幫助年幼者,達成正向循環。
  5. 摒除獎懲制度:
    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容許孩子犯錯,尊重孩子的人格,以啟發思想代替責罵和懲罰。
  6. 不教的教育:
    反對填鴨式教育,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學習訓練,並以教具啟發孩童的自發性學習。
  7. 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:
    教師的工作為觀察孩子的興趣和個性,並根據發展狀況提供適性適時的協助,不過度干涉孩子。
  8. 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:
    原則上不設定上下課時間,讓孩子自主規劃時間,不打斷孩童學習上的專注力。
  9. 豐富的教材與教具:
    配合敏感期設計具有吸引力的教材和教具,讓孩童可以反覆操作並維持專注力,加深學習印象。
  10. 爆發的教學成果:
    短期內較難看出學習效果,但會在某一時期爆發性的成長。

 

 

蒙特梭利的教具特色

  1. 具有足夠的吸引力:
    外表美觀、色彩鮮明容易吸引孩童的專注力,同時也需要健康無毒的安全玩具認證。
  2. 可獨立操作:
    結構必須為孩子也可以獨立操作,讓教師僅須擔任引導和觀察的角色即可。
  3. 培養創造力、觀察力:
    透過操作時引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,並透過觀察力結合教具,拼湊更多圖像、造型。
  4. 關聯性教育:
    藉由教具激發孩子的聯想力,並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從廣泛的知識學習到核心。

 

在家也能蒙特梭利

如果沒有申請報名到蒙特梭利的幼兒園,是不是就沒有讓孩子從小就接觸蒙氏教育的機會了呢?

其實並不然。只要掌握蒙特梭利的核心價值「跟隨孩子」,在家也能進行蒙特梭利的教育,特別掌握孩子發展的敏感期,並挑選具有蒙特梭利性質的玩具,或是讓孩子幫忙生活中的大小事,其實都是蒙特梭利的一環喔!

教具挑選的部分,外觀五彩繽紛的同時也兼備玩具獨立操作性,還能培養創造力的 Jeliku 正是在家進行蒙特梭利教育的好夥伴!特別是在動作和感官的敏感期 (0~6 歲),使用多組 Jeliku 引導孩子結合並打造出不同的造型,延長娛樂和想像空間。

除了使用色彩繽紛的玩具之外,讓孩子動手做家事也是一種良好的蒙氏教育法,像是準備三餐的食材、洗衣服折衣服、照顧家中的寵物植物等等,只要是兩歲甚至一歲半的孩子,都能在爸媽的帶領下操作,讓孩子在能力範圍內一起參與日常生活,引發出孩子對於生活的樂趣。

雖然與台灣目前主流的教育制度不相同,但蒙特梭利有助於讓孩子從小就開始挖掘自己的興趣,不知不覺中就能培養對於未來的想像,也在混齡的教育環境之下,學習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事物。